我在阴阳交界处当差的那三年
老张头递给我那枚铜钱时,屋檐下的风铃突然叮当作响。他说这叫"通幽钱",能让人看见槐树下的影子开口说话。那年我刚从美院毕业,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穿着道袍,在城隍庙后巷的破茶馆里,跟着这个自称"走阴人"的老头学画符。
一、阴阳客栈的入门考验
茶馆二楼的木板踩上去会发出咯吱声,就像踩在谁的肋骨上。老张头说这是"阴阳栈道",活人走左边第三块板,死人走右边第五块。我至今记得第一次走错时,整条走廊突然弥漫开的槐花香——那是七月正午绝对不可能存在的味道。
- 子时测胆: 独自在停满棺椁的义庄描摹碑文
- 辰时辨气: 从七碗井水中找出被月光晒过的
- 午时问卦: 在香火鼎盛的寺庙里找出真正的鬼
考核项目 | 通过率 | 常见失误 |
阴符绘制 | 23% | 朱砂掺雄黄 |
鬼市交易 | 41% | 收下纸元宝 |
通冥问话 | 9% | 报出真名 |
1.1 那些年画废的符纸
老张头的符纸要蘸着端午正午的雨水写。我在废弃医院的太平间练手时,总感觉冷藏柜里有双眼睛在看我运笔。直到某天符纸突然自燃,墙上映出个梳髻的影子——后来才知道那是民国时期在此自缢的女学生。
二、行走阴阳的必备法器
我的引魂幡是用百年槐木做的,幡面织着二十八星宿。有次在拆迁工地超度亡魂,罗盘指针突然像风扇般旋转,幡布上的星子竟在月光下真的开始明灭交替。
- 镇魂铃: 声音能让饿鬼暂时失聪
- 阴阳镜: 照见生魂死魄的残缺处
- 往生笔: 笔尖沾的是自己的指尖血
2.1 鬼市淘宝记
中元节的鬼市开在跨江大桥底,摊主都是撑着油纸伞的影子。我曾用三根白发换过盏长明灯,后来发现灯油里漂着半片指甲。老张头说这是"买命钱"的交易,吓得我连夜把灯埋在了十字路口。
三、那些说不清的遭遇
在旧纺织厂处理附身案时,缝纫机半夜自动运转,线轴上缠的根本不是棉线。监控拍到我的影子比身体慢了半拍转身,而当时我分明面对着墙在画镇宅符。
事件类型 | 处理方式 | 后遗症 |
画皮鬼 | 糯米混香灰 | 持续三个月幻嗅 |
水猴子 | 铜钱锁喉术 | 看见水面就耳鸣 |
借寿婆 | 逆写往生咒 | 左手小指发青 |
现在经过老茶馆时,我常看见新来的学徒在二楼抖着手画符。风铃依然会在特定时辰无风自动,但老张头去年跟着个穿长衫的客人走了,只留下本写着"见阴录"的线装簿子,最后一页画着半扇没见过的朱红色大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