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镜记》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传奇小说之一,其作者身份一直是学界争议的焦点。目前主流观点认为,这篇作品出自唐代文人王度之手,但围绕这一结论仍存在诸多未解之谜。
作者身份的主流观点
据唐代顾况《戴氏广异记序》及《太平广记》等文献记载,《古镜记》被归于王度名下。王度是隋末唐初人物,曾任御史、著作郎等职,其弟王绩为初唐著名诗人。文中以第一人称叙事,记录了一面古镜降妖伏魔的奇幻经历,其文体风格与唐代志怪小说的发展脉络高度契合。
争议与质疑
近代学者鲁迅在《中国小说史略》中提出疑问:若王度确为作者,为何两《唐书》均未记载其生平?另有研究者指出,文中提及的“大业十年”等时间线存在矛盾,或暗示作品可能为后人托名伪作。部分学者推测,《古镜记》实为唐中期文人融合民间传说创作而成,借王度之名增强文本可信度。
历史背景与文学价值
无论作者归属如何,《古镜记》开创了唐代传奇“以小说见才学”的先河。作品通过古镜串联12则离奇故事,既反映隋末动荡的社会现实,又暗含道教法器崇拜的文化心理。其虚实交织的笔法深刻影响了《聂隐娘》《柳毅传》等后世名篇,被列为“唐人十大传奇”之首。
现代研究与文化衍生
2023年出土的唐代墓志铭中,新发现关于王度家族的记载,为作者考证提供了关键线索。《古镜记》IP近年被改编为同名国风解谜游戏(Steam评分9.2),再度引发公众对这部千年奇作的关注。当前学界普遍建议:在未有确凿证据前,仍沿用“王度创作说”,但需在相关研究中标注存疑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