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王都训练营摸爬滚打的七年
那年我十六岁,背着家传铁剑站在王都骑士营门口,看着告示栏上密密麻麻的选拔要求,手心里全是汗。现在回想起来,当年让我腿软的"皇家骑士五项考核",不过是这场蜕变的开始。
一、推开骑士大门的入场券
1. 铁打的身子骨
记得第一次体能测试,教官让我们背着三十斤的沙袋绕训练场跑圈。跑到第七圈时,我的小腿开始抽筋,眼前发黑的瞬间,被旁边同期生拽了一把才没摔倒。如今我每天清晨的例行训练是:
- 负重5公里跑(现在用的是80斤的铸铁甲)
- 单手挥动训练剑300次(每边各150次)
- 马背平衡训练40分钟(最近在练蒙眼控马)
2. 会认字也会认人
你以为骑士只要会打架?大错特错。去年冬天边境谈判时,要不是我读过《西境氏族谱》,差点把灰岩部落的纹章认成黑山部落的。必备知识包括:
战略战术 | 《王国战记》第3卷 |
外交礼仪 | 金蔷薇宫廷记录 |
野外生存 | 老骑士的驯鹰笔记 |
二、吃饭的家伙要磨亮
1. 剑不是这么挥的
我的第一任剑术教官是个独眼老兵,他总说"剑刃划出的弧线要像情人的睫毛"。直到有次剿匪时,我的斜劈准确切断对方弓弦却没伤到手指,才明白这话的深意。
2. 马背上的第二人生
我的战马"雷云"有匹敌熊的力量,却像猫一样敏感。培养默契的秘诀是:每周三次的刷毛时间,永远用左手喂苹果,还有在它受惊时用特定频率的口哨声。
三、真刀真枪的毕业考
去年秋季的边境冲突,我们小队奉命驰援哨站。当箭雨擦着头盔飞过时,平日训练的场景突然在脑中自动播放:
- 左手持盾45度角能最大范围防护
- 潮湿岩石上马蹄铁要换成梅花纹
- 止血绷带永远绑在右大腿外侧
四、装备保养的大学问
我的佩剑"银隼"已经跟着我斩断过二十七把敌刃。保养时要用野猪鬃刷沾橄榄油,剑鞘内层要定期更换羔羊皮。生锈的盔甲比敌人的刀更致命。
五、看不见的骑士勋章
上个月巡视集市时,卖花的小姑娘准确喊出了我的编号而不是名字——这说明我的纹章盾牌已经被人记住。真正的荣耀不是授勋时国王拍在肩上的手,而是百姓看到鸢尾花徽章时自然放松的眉头。
远处训练场又传来新兵的呼喝声,我系紧披风扣,摸了摸雷云颈侧的伤疤。炊烟升起的村落轮廓在天际线上微微晃动,今天的巡逻路线该轮到西山隘口了...